云操作系统COS争夺战开始了?

COS(Cloud OS)是炒概念吗?

云原生计算主要包括三个核心理念: Containerized (容器化)、Dynamically Orchestrated (动态编排)、Microservice Oriented (面向微服务)。

COS(Cloud OS),云时代的操作系统,是容器云Kubernetes,是微服务框架,是ServicesMesh。这些东东一定要耸人听闻的上升到“云操作系统”的高度?

操作系统从用途上来分,主要是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操作系统。云计算时代,服务器操作系统更加重要,因为所有的云计算的后台都是服务器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职能是资源管理(CPU、存储)、网络管理、作业调度管理、用户管理。然而到了云时代,由于容器(Docker)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容器调度管理系统之间的分工,似乎开始变得大大不同了。

服务器虚拟化、容器虚拟化是两大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基石,而未来容器虚拟化是占用重要地位的。容器大量应用后,容器的调度、编排、监控、安全、服务注册和发现等,催生了容器管理系统的诞生,但是,如果把容器看成单一的进程,那么在云计算生态中,多租户的容器管理系统,似乎就取代了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大部分职能了!

大名鼎鼎的K8S

容器技术之争

过去20年的软件发展史,Microsoft做桌面操作系统,Google在搜索领域一家独大,近年来Amazon的云计算业务后来居上。云计算将发展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变成和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行业同样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那么Google、Microsoft对云计算市场难道看着亚马逊一路绝尘而去?

Kubernetes是解药还是毒药?一文中,介绍了Google通过开源Kubernetes,把Google自己用了多年的、久经检验的Borg系统开源出来,开始争夺云计算的话语权。

Kubernetes不仅仅支持Docker一种容器技术,还支持Rocket。Rocket来自于充满创新意识的CoreOS。

在另一篇网文《CoreOS VS Docker容器大战》中,讲了这个故事。

故事要从2013年开始说起。Docker公司在2013年发布了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docker产品,一场新的技术带来一次新的革命,也带来新的市场机遇,CoreOS也是其中的一员,在容器生态圈中贴有标签:专为容器设计的操作系统CoreOS。作为互补,CoreOS+Docker曾经也是容器部署的明星套餐。值得一提的是,CoreOS为Docker的推广和源码社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好景不长,CoreOS认为Docker野心变大,与之前对Docker的期望是“一个简单的基础单元”不同,Docker也在通过开发或收购逐步完善容器云平台的各种组件,准备打造自己的生态圈,而这与CoreOS的布局有直接竞争关系。

2014年底,CoreOS的CEO Alex Polvi正式发布了CoreOS的开源容器引擎Rocket(简称rkt),作为一份正式的“分手”声明。当然,Docker的CEO Ben Golub也在官网作出了及时回应,总体意思表明没有违背初心,但这些都是应用户和贡献者的要求而扩展的,希望大家能一起继续并肩作战。

后来,作为对云计算垂涎已久的“老大哥”,Google默默的站在了CoreOS一边,并将kubernetes支持rkt作为一个重要里程碑,Docker发布的docker 1.12版本开始集成了集群swarm的功能。作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Google于2015年4月领投CoreOS 1200万美元,而CoreOS也发布了Tectonic,成为首个支持企业版本kubernetes的公司。从此,容器江湖分为两大阵营,Google派系和Docker派系。

老大哥默默的发射了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容器阵营的分裂,绝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如果把容器云看成win操作系统,那容器标准就相当于EXE文件格式。如果可执行文件的标准不兼容,那谁知道安装的软件能不能运行啊?

所以,经过激烈的、纷杂的斗争,2015年6月,Docker不得已带头成立了OCI组织,旨在“制定并维护容器镜像格式和容器运行时的正式规范(“OCI Specifications”),以达到让一个兼容性的容器可以在所有主要的具有兼容性的操作系统和平台之间进行移植,没有人为的技术屏障的目标 (artificial technical barriers)”。

同年(2015年)7月,Google联合Linux基金会成立了CNCF组织,并将kubernetes作为首个编入CNCF管理体系的开源项目。旨在“构建 云原生 计算并促进其广泛使用,一种围绕着微服务、容器和应用动态调度的以基础设施架构为中心的方式”。陆续加入CNCF的项目有CoreDNS,Fluentd,gRPC, Linkerd(服务管理),openTracing等。

2015年7月,谷歌正式宣布加入OpenStack阵营,目的是确保Linux容器以及容器管理技术kubernetes也能够被OpenStack生态圈所容纳,并且成为和KVM一样的一等公民。

至此,谷歌已经完成了未来云操作系统的战略布局,未来,云操作系统、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将共同统治云计算生态。

转投K8S

作为云计算的参与者,国内BAT、华为等公司也看到了容器技术的重要性,并且自行研发了容器管理系统。然而,当K8S生态繁荣后,都逐渐改向拥抱K8S。

华为从2014年起参与K8S社区,2015年CNCF基金会创立的时候,华为是初创成员之一。目前华为在K8S社区的贡献国内排名第一,全球前五,同时也是全球首批Kubernetes认证服务提供商。

自主可控

Kubernetes是开源的,是生态的,是国际协作的,但是开源未必等同于共有。不讨论复杂晦涩的许可证条款,曾几何时,Android不也说开源吗?没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总是不行的。

云操作系统也罢、容器调度管理系统也罢,总之是名词而已。真正重要的是它是云计算时代的基石,是未来全社会计算体系的核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一个高校信息化20年从业经验的软件人,现供职于华腾科技,为高校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也就是高校轻应用平台。

邮箱:jim_jb@163.com

参考资料:

1. Kubernetes是解药还是毒药?

2. CoreOS VS Docker容器大战

3. 《Kubernetes权威指南》ISBN 978-7-121-29941-4

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0185627b513

K8S中文社区微信公众号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评论

立即登录